紀錄片:山東人民廣播電視事業帛琉誕生記

  曾任山東廣長灘島播電臺台長的陳日辰來到展覽現場,他指著櫥窗內的一臺老機器說,這是1950年我們電臺的第一部錄音儀。(齊魯網記者 張曉博 攝)

  今年已經76歲融資的王梅花是山東台第一位女記者,櫥窗內展示的是她在上個世紀70年代工作時使用的攝像機和工作照。(齊魯網記者 張曉博 攝)


  這兩張照片,反映當鋪的是山東台第一位女記者王梅花(梯子頂端)70年代在長清採訪時的工作場景。(照片由本人提供)

  8日中午,設在廣電大融資廈一樓大廳的實物展吸引了不少年輕的編輯記者參觀。(齊魯網記者 李淼 攝)
  齊魯網濟南11月8日訊(記者 張曉博 李淼 蔡曉彤)時光如梭,歲月如歌。在歡慶第14個記者節暨山東廣播電視事業65周年之際,山東廣播電視臺通過搶救保護65年來的5萬餘份珍貴音像資料和珍貴實物,為台慶獻禮。
  憶往昔:老廣電人的崢嶸歲月
  產於上世紀初的雅馬哈鋼琴、五六十年代的攝像機、八十年代的磁帶錄像機、九十年代的監視器,反映山東廣電人開拓進取的數百張老照片今天上午集中亮相“流金歲月·山東人民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珍貴實物展”。
  山東電視臺的籌建者,曾任山東廣播電臺台長的陳日辰在一臺老機器前停住了腳步,“這是1950年,我們電臺的第一部錄音儀,第一次使用是我和技術員一起到山東省政協採訪,最多可以錄10分鐘。這個太寶貴了,這可以說是全國第一臺,就在我們這裡。”
  1984年,由時任山東台台長滕敬德擔任導演的三集連續劇《高山下的花環》獲金鷹獎優秀連續劇。站在展示有當年劇本和工作照的櫥窗前,王梅花老人落下了激動的淚水,“這個人(滕敬德)是我的老伴,可惜他走的太早了,看不到今天這個場面。那時候他是導演,這張照片是當年拍攝《高山下的花環》時留下的,今天看到這個,我為老頭子感到驕傲,不過我想他知道了一定會很開心。”
  今年已經76歲的王梅花是山東台第一位女記者,她當年採訪時使用的BOLEX16mm攝像機、採訪時的工作照如今被作為珍貴的歷史資料陳列在了櫥窗內,照片反映的是她70年代在長清採訪農耕的場景。
  “當時沒有錢,有這麼台機器已經很好了,我就拿著它工作。”王梅花指著櫥窗上方一張爬到梯子頂的工作照說,“要拍這個全景嘛,所以我得爬到頂上去,最上面一個就是我。”回憶起當年工作的情景,儘管條件艱苦,但她十分自豪,“我是1969年第一批到電視臺的,是咱山東台的第一位女記者,到現在我都自豪。”說完,她還勉勵身邊的年輕記者,一定要努力,好好學習工作。
  在路上:新廣電人要奮發圖強
  8日中午,設在廣電大廈一樓大廳的實物展吸引了不少年輕的編輯記者參觀。
  一臺上個世紀初生產的雅馬哈鋼琴至今還能演奏出優美的曲調,這讓剛工作的主持人佟彤感到很新奇。1948年9月,濟南解放,我華東軍管會新聞出版部接管了國民黨省政府的廣播電臺——這架鋼琴就是被接管的物品之一,後為我台播音員練聲和開展文藝活動提供了便利。
  看著櫥窗內反映了山東廣電人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老設備,新一代廣電人深受激勵。
  主持人王樂斌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工作已有20餘年,他對很多老器材如數家珍,“這是老話筒,這是老的聚光燈,這些我們都用過。我們山東廣電的發展太快了,與老一輩打下牢固的基礎密不可分,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繼續努力前進。”
  孔祥龍也在台里工作了十幾年,此次展出讓他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看著老舊的設備和老照片,他感慨,很多機器他以前也見過,有很多回憶在裡面。
  新聞中心的年輕記者田源表示,此次展覽的物品十分珍貴。“這些東西很有意思,很多都聽老記者說起過,但是自己從來沒見過,更別說用過了。”田源說,借這次機會,他想仔細研究研究。
  新媒體中心的記者滿倩說,“沒想到老一輩廣電人是這麼的艱苦,他們用這些設備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值得我們敬佩。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新媒體也開始壯大起來了,作為新的廣電人,我們要繼承優良傳統,在新媒體時代打造出新的天地。”
  在出版社工作的孫婧來台里辦事,展覽讓她“大飽眼福”。作為剛到媒體工作的年輕人,她覺得展覽十分有意義,“老舊的設備和老照片展示的發展過程反映出廣電發展的艱辛,對我觸動很深。”孫婧說。
  保資料:投入300多萬元搶救5萬餘份珍貴音像資料
  曾任山東人民廣播電臺黨委書記的王溪畔看到展覽,高興地合不攏嘴,“能夠保留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非常的有價值,歷史不僅僅是傳承精神,還需要這些豐富的資料。台里現在這麼重視這些老物件,我相信我們台不僅有歷史,還有美好的明天。”
  記者瞭解到,為了讓這些反應山東人民廣電事業成就的珍貴資料和歷史見證得以發揚光大,山東廣播電視臺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投入三百多萬元,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和利用。
  在11月8日上午舉行的山東廣播電視事業65周年暨第14個中國記者節紀念大會上,山東廣播電視臺台長韓國強在講話中說,“回望65年的寒來暑往,留在大家記憶最深處的,除了親手用過的採訪播出設備外,還有那些珍貴的音、視頻資料,它們既是山東廣播電視事業改革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一代代廣電人不斷奮鬥的辛勤結晶,值得傳承。”
  由台里專門組織力量,對這些資料進行搶救保護。共整理搶救出廣播開盤帶、剛絲帶、唱片、CD光盤、盒帶總計四萬六千多份,涉及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大量珍貴戲曲、文學和音樂資料;完成了八千四百多盤、共計七千三百多小時電視節目資料帶的轉存工作。目前,這些珍貴的音、視頻資料都已登記入庫,得到了妥善保護和有效利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65年後的今天,山東廣電為應對發展新趨勢,提出了“六位一體”的戰略體系,實施龍頭帶動、推進產品經營、加強集團管控、促進全媒體融合、培養高素質人才、塑造品牌影像力,著眼於打造全國一流廣播電視強台。  (原標題:山東廣播電視臺搶救保護65年來5萬餘份珍貴音像資料為台慶獻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qdskcigaz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